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306/0520:26:27
新华网

“小”积分换“大”文明 凉山州黄琅镇大杉坪村以积分制构建乡村治理新模式

信息2023-06-05 20:26:27
字体:
分享到:

  近年来,在帮扶单位四川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四川农业大学乡村基层治理科技服务团指导凉山州黄琅镇大杉坪村以积分制助推乡村治理取得一定成效。

  引领文明行为习惯 建设积分银行

  2022年初,大杉坪村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制定了《乡风文明积分管理办法》和5大类、20条的积分奖惩细则,并建立全村农户积分银行数据库,对村民文明行为习惯进行奖励加分,对不文明行为习惯扣取相应积分,并定期公布积分红黑榜。同时设立乡风文明积分超市,定期组织农户用积分银行的积分兑换商品。

  贯彻移风易俗条例 完善积分办法

  大杉坪村党支部书记马黑尔布介绍:“《凉山州移风易俗条例》出台后,我们对村规民约进行了完善,同时对积分办法也进行了调整,红白喜事不按规定办理除了受到条例制约外,村上积分银行也要按办法扣去相应积分。”通过不断完善积分办法,细化兑换流程,积分银行运作也更加高效。

  此外,村上组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来壮大乡村治理的队伍和实力,并将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森林草原防灭火、控辍保学的工作情况纳入积分评比。截至目前,乡风文明积分超市已经开展了4次兑换,100余户兑换了10000余元的商品。

  健全运行管理机制 助力乡村治理

  四川省教育厅派驻大杉坪村第一书记李东表示:“大杉坪村在积分管理制度设计、融合乡村治理方面,在不断探索新模式、追求新成效。”

  据了解,大杉坪村通过吸纳党员干部代表、致富带头人、“德古”(德高望重的人)、群众代表等成立乡村治理委员会、积分银行管理委员会,完善积分评比及商品兑换流程,同时,不断拓展积分超市的商品来源,除整合帮扶单位捐助、爱心人士捐赠外,还将村集体经济收益中的公益金投入运营,既确保可持续性,也改变了过去对捐赠物资平均分配,吃大锅饭的现象。

  一年来,通过推行积分制,当地转变了过去“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有效激发了广大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让大杉坪村的各项治理更有效,村庄道路更干净,农户房前屋后室内更整洁,家园更美丽。

  “这些变化得益于实施积分管理,现在群众都盯着积分银行,每个人都对着积分细则改正不好的习惯。”村民吉根阿惹说。

  据悉,近期大杉坪村还获评2022年凉山州移风易俗示范村。

来源: 四川省教育厅
【责任编辑:郑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