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迎来的新学期,棠湖中学的高一学生将“选课走班”,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选择课程和老师。自2016年起,棠湖中学在深入研究国家教育改革政策方向背景下,迈出了探索高考综合改革第一步,创新“全科、全员、全程”的走班教学模式。
据了解,棠湖中学以育人为本理念提出“入格、合格、品格”为核心的“三格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构建起特定课程、特惠课程、特长课程和特创课程的“4.0T课程体系”。
面向全体,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
据悉,经过认真研究和深入探索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棠湖中学提出以“入格、合格、品格”为核心的“三格教育”。高一年级侧重在养成教育,高二年级侧重在能力培养,高三年级侧重在个性张扬。通过入格-合格-品格的递进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品质,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健康、积极、全面、长足的发展。
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三段教学”方式则是通过课前“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课中“师生互动解决问题”、课后“反思升华拓展问题”的教学节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棠湖中学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为每一位学生的未来发展与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棠湖中学校长刘凯表示。
据介绍,2016年起,棠湖中学通过“全科、全员、全程”选课走班模式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和专业发展主动性,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律意识。选课走班是在文理分科意愿的基础上首先进行教师课程设置和课表编排,然后将教师名单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进行走班学习,但教师有权对不服从教育的学生进行退选,由此构成以学生自主选择教师为主体的师生双选制度。
“双选开始之前,我会不断回顾自己的教学业绩、教学风格、教学特长、过失与不足等,学生选不选我,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动力,推动我不断地提升。”作为备选教师的李建军表示。
尊重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选择需求
为满足每个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需求,棠湖中学围绕会做人、会求知、会生活、会健体、会审美、有特长的“六会一长”育人目标,遵循“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张扬个性、特长发展”的教育理念,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构建起了特定课程、特惠课程、特长课程和特创课程的“4.0T课程体系”,即特定课程、特惠课程、特长课程和特创课程四大类。
特定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让学生掌握必备知识、发展关键能力、提升学科素养。特惠课程包括“礼仪”“生涯教育”“成长共同体”“主题德育课程”等,是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惠泽学生人生要求而开发的发展学生基础素养课程。
特长课程着眼学生的天赋和兴趣爱好,以期张扬学生个性。学校专门开设了小作家班,对学生进行创作技巧与文学鉴赏的培训,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学新人。此外,学校还开设了“机器人设计与制作”“3D打印与设计”“航模制作”“智慧家居”等众多课程供学生选择。
特创课程以实践为载体,着力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特创课程一方面依托学校建设的“机器人实验室”“智慧家居实验室”“航空航天实验室”等创新实验室进行,另一方面依靠研究性学习课程来具体实施。
“不管是打一场辩论赛、做一次公开演讲、进行一场演出,还是自己动手酿酒、做豆瓣酱,都可以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促进个性化发展。”刘凯表示,他鼓励学生参与特长课程与特创课程以及社团活动,或在各类活动中展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