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401/2917:21:08
新华网

四川射洪着力构建山水人城和谐共生的新局面

信息2024-01-29 17:21:08
字体:
分享到:

近年来,四川省遂宁射洪市依托良好的生态本底,走生态文明之路,以城带乡全域共建,实现功能互通,推动山水融合、文旅结合、工业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构建山、水、人、城和谐共生的新局面。2023年,射洪被确定为美丽四川建设先行试点县(市)。

农文旅融合推动生态价值转化

1月20日下午,射洪市广兴镇双江村一农家乐内陆续有客人落座,主人张先生和家人忙碌了起来。

漫步双江村,河流与山野交相辉映,水系与文脉相互融合。家住广兴镇的张先生原本在外打工,自射洪市利用特色山水资源和人文资源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后,就有了回乡的想法,“两江画廊”景区开放时,他利用自家农房改造,做起了餐饮民宿。

“有山有水空气好,老婆孩子都在身边也可以照顾到,做点生意,比出门打工强多了。”张先生说。

“两江画廊”是射洪提升涪江山水文化及陈子昂文化内涵,推动射洪建设成渝地区高品质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载体之一。项目依托人文遗迹陈子昂衣冠冢、水文生态两江(涪江、梓江)而建,以旅带产,推动乡村振兴。

据了解,射洪许多乡村都迈出农文旅融合的脚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提升。据射洪市生态环境局相关人员介绍,射洪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江河总水面积达6.5万亩,涪江、梓江呈树枝状延伸全市境域,形成太湖、螺湖、金湖、柳湖等湖泊,河流总长390.4千米。两江四湖,青山环绕,绘就了“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

近年来,射洪市在护山植绿的基础上,着眼防治攻坚,因河施策、因地制宜,推动流域综合整治。射洪市由水环境治理为主向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转变,全面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开展地下水监测,加快14个涉水生态环境项目建设。

来自射洪生态环境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涪江、梓江国考断面平均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部分时段呈现I类水质。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市238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下足“绣花功夫”守护蓝天净土 

射洪在做好“水文章”的同时,在大气污染防治、土壤环境保护上下足“绣花功夫”。

据悉,2023年在指导重点企业编制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一厂一策”的基础上,射洪奖惩并举,提升行政执法能力、生态应急能力和环保宣传能力。

据射洪生态环境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射洪通过采取“人防+技防”的手段,提升大气前端监测和源头污染防控能力。2023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93.2%,在全省193个区县(经开区)排名第84位,同比上升10位,PM2.5平均浓度30微克/立方米,同比去年持平。

土地上,加强受污染耕地土壤风险管控和修复。强化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耕地土壤环境监测,土壤、固废(危废)和辐射环境安全形势稳定。

共筑大保护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射洪生态环境局局长陈鹏宇表示,在解决好老百姓家门口突出环境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同时,射洪将认真贯彻落实《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及其实施方案,对标对表细化美丽四川建设射洪实施方案,确保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面积不减、功能不降,性质不变,为美丽射洪夯实绿色生态底气。

近年来,射洪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列时间表、挂作战图、定责任部门,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深入,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取得实效,生态环境监管服务水平有效提升。

未来,将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作用,推动地方生态环境法律法规覆盖面拓宽、针对性更强,持续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配套制度,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作。

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协同机制,完善跨界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完善与应急、消防、公安等部门间应急联动机制,加强信息通报和协同应对,坚持关口前移,最大程度防范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事件环境影响。

重点管控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面源“四大污染源”,保持空气质量稳定达标。围绕长江经济带保护修复,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确保国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加强固危废、生活垃圾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好重金属污染物排查整治与总量减排,确保土壤、固危废和辐射环境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同时,着力提升环评审批服务。在牢牢守好生态环境底线的同时,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创新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完)

来源: 射洪生态环境局
【责任编辑:李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