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四川成都都江堰市共接待游客181.61万人次,综合收入29.29亿元。其中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和青城后山景区累计接待397620人次,成都融创文旅城接待游客89220人次,都江堰市图书馆、都江堰市文化馆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活动58场次、接待群众10369人次。
都江堰市节前制定工作方案,形成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联动、行业自律、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格局;依托智慧蓉城都江堰平台,加强预判联动、统筹协作、信息互通,强化景区景点客流监测预警,确保景区游客接待量在安全合理区间运行;按条线划片区开展消防安全、燃气设施设备、特种设备目录外游乐设施、道路交通安全及旅游包车等隐患排查整治,加大对滑翔伞、滑雪等高风险体育项目安全监管督导,坚决守牢假日安全关口;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发挥旅游警察警务前移、服务延伸作用,严厉打击围追招揽、非法营运、欺诈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派出暗访专项检查组,巡查景区景点旅游市场秩序;完善旅游投诉快速处置、旅游纠纷快速赔付工作机制,12345、96526等平台涉旅投诉均按程序妥善受理,文旅市场秩序安全平稳。
都江堰市开展“都江堰宠你过‘五一’”专项活动,提前发布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文明旅游倡议书和旅游攻略,发动行业协会和市场主体提供优惠套餐、延迟退房、延时服务、景区检票前置等服务,面向游客免费开放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543个,引导景区周边经营商家向游客免费提供如厕服务,对游客车辆实行轻微违章只提醒、不处罚;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及时推送景区流量预警、假期服务等信息,在都江堰快铁站等游客集散地设置旅游咨询志愿服务点20余个,组织1000余名志愿者为游客提供交通引导、旅游咨询等暖心服务,在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游道点位设置临时医疗应急救护点和老年人预约窗口,为游客提供轮椅、拐杖、饮水、充电等便民服务,持续提升暖心舒心旅游服务温度。
在做好涉外旅游服务方面,都江堰市联手金融机构在青城山-都江堰景区设置支持外卡取现功能的ATM机,实现VISA等主要国际卡种人民币取现业务全覆盖。青城山-都江堰、中华大熊猫苑、熊猫谷、融创文旅城、茶溪谷等景区和品质酒店民宿开通境外银行卡购票服务。新增景区微信公号、OTC旅行社售票系统录入护照、港澳台通行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预约门票功能。提档升级景区多语种标识标牌系统,提供外语智慧语音讲解器1000余个。
都江堰市紧盯自驾出游比例增长趋势,打造世界遗产文旅主轴风景线,推出世界遗产、耍水畅玩、露营休闲、绿道漫游、锦江-高新-都江堰联动等特色精品旅游线路8条,开发小众游客徒步蒲虹路、赵公山森林康养绿道、灵岩山路等山地自驾游旅游线路3条,有机植入融合灌区农耕、安龙盆景等元素的青城乐道、采茶休闲、坐忘禅修等假日文化打卡风景线,推动青城山-都江堰景区、融创文旅城、熊猫谷、茶溪谷等景区景点和青城名宿、花蕊里川芎产业园、文记糕点等“网红”打卡地形成多业态融合发展,塑造全域旅游景观走廊,展示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全域旅游靓丽形象。
围绕大遗产、大青城、大熊猫、大冰雪、大灌区五大IP,策划古风花蕊快闪、熊猫水上城堡欢乐体验等主题活动,推出花蕊衙香、灵岩珍眉、都江堰集邮册等特色文创产品,打造熊猫主题气球雨、青城茶染、石羊川芎香囊制作、花蕊夫人Cosplay等文化体验互动场景20余个,深度展示“三遗之城”文化底蕴。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太极展演等,将滑雪运动与川剧、京剧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开展京剧、川剧现场表演,推出雪地飞盘等特色假日体验产品。组织聚源竹雕、灌县木雕、青城马椅子等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成都世园会活态展示,设置互动体验、产品展示区域,让天府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可体验、能带走。
聚焦熊猫文创IP、新十二月市等品牌打造,举办“五一”全燃滑雪季、虹口漂流季、高山杜鹃花会、花卉节国潮盛典、惠民汽车展等系列促消费活动,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开展秦风汉韵旅拍、水文化沉浸式讲解等活动;熊猫谷举办大熊猫与杜鹃花保护研究分享交流会、我和大熊猫做朋友亲子活动等互动游戏;联动茶溪谷千亩茶园、竹海洞天万亩竹林等乡村旅游资源,推出采春茶、挖春笋等乡村体验产品,发布5条采笋旅游精品路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