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仪式。(武侯区委宣传部 供图)
5月21日,成都市武侯区召开政策发布会,发布并解读“武侯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首批政策”及《武侯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如何开展?如何回应居民、企业、市场各方关切?武侯区配套制定了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汽车销售、二手车流通、家具家电促消费等措施,形成“1+N”政策体系。200余名居民、企业、媒体代表共同见证了武侯区“更新换新”首批政策发布。
活动现场。(武侯区委宣传部 供图)
五个方面七大行动 全力推进“更新换新”
武侯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主要围绕生产端赋能、供给端升级、消费端让利、服务端提质、城市端焕新五个方面进行总体考量和工作安排。
具体来看,《实施方案》包括七大行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行动,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行动,提升城市宜居宜业水平;交通运输领域设备更新行动,推动道路运输领域提档升级;教育领域设备更新行动,文化体育旅游、视听领域设备更新行动以及医疗领域设施设备更新行动,让市民享有更加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消费品以旧换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解决好需求升级的问题。
聚焦工业领域设备更新 补贴最高达1500万元
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是“更新换新”的着力重点。武侯区围绕支持设备更新、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改造、服务商赋能、创新发展、金融支持等方面,制定了支持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政策措施。
政策措施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补贴方式更新,既对标国家、省、市相关要求落实“规定动作”,又结合武侯工业发展实际需求确定“自选动作”。二是补贴范围更宽,支持政策不仅覆盖设备更新、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改造等方面,还拓展了支持“武侯造”、贷款贴息等领域。三是补贴链条更长,涵盖了需求端买设备,“武侯造”供应端卖设备、中间服务商赋能等全链条、各环节,引导企业“加快改、改得好”。
工业设备“上新”有哪些支持条款?在设备更新方面,对技改项目按实际购置设备投资的5%最高给予500万元补贴;在智能化改造方面,对评优企业最高给予30万元奖励;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对新入选国家、省及市级工业互联网示范试点类企业最高给予50万元奖励;在绿色低碳改造方面,鼓励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最高给予60万元补贴;在技术改造服务商赋能方面,按照实际改造金额的5%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补贴;在创新发展方面,聚焦概念验证、中试平台建设,按设备购置费用的30%给予最高1500万元补贴;在金融支持方面,每年最高给予100万元贴息补贴。
此外,武侯区还积极支持实力企业拓市场、抢订单,面向全球输出高端装备、优质产品和先进技术,不断增强“武侯造”的市场竞争力和行业美誉度。
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首批推出超1亿元“福利金”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武侯区立足惠民实效,围绕“直接补贴企业、让市民叠加受利”,制定了汽车以旧换新销售、二手车流通销售、家居家电销售三个方面的优惠政策,重点支持汽车销售企业(包含销售燃油车和新能源车)让利于以旧换新的消费者,鼓励二手车流通销售企业达规入库、持续扩大规模,鼓励引导销售电视机、投影仪、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吸油烟机、燃气灶具8类商品或其他智能家居家电等销售企业,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购物环境和促销让利活动,让消费者既可以享受到国家和省、市、区的补贴,又能得到商家的让利。
武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计划首批拿出超过1亿元区级财政资金用于促进消费,其中汽车以旧换新补贴5700万元、二手车补贴1500万元、家居家电补贴3000万元,今后还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追加,不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此外,围绕服务端提质,武侯区将聚焦教育、医疗、文体等群众普遍关心的重点领域,分类制定设备更新激励措施;针对城市端焕新,制定措施更新一批老旧小区电梯、更换一批供排水管道、完成一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统筹推进果堰等7个重点片区城中村改造,不断优化城市的基础功能。
发布会上,武侯区还启动了“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嘉年华”,在西部智谷数字经济产业园户外广场举办主题化、场景化、市集化的展示展销和配套活动,让消费者在享有中央、省、市、武侯区以旧换新政府福利基础之上,还获得企业推出的各种补贴、服务套餐、以旧换新大礼包等特别优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