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405/2817:03:00
新华网

四川乐至:守正创新 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高质量发展

信息2024-05-28 17:03:00
字体:
分享到:

  近年来,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有效利用”的工作思路,坚持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作为推进文化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坚守文物安全“底线”、文化事业发展“底气”、文旅融合发展“底色”,将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宣传推广、融合发展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蟠龙镇石匣寺(乐至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乐至县境内共有文物保护单位2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乐至县现有国家三级博物馆——陈毅纪念馆,馆藏文物898件(套)、珍贵文物25件(套)、革命文物13件(套);现有省级工业遗产1处,中国传统村落2处;位于乐至县的四川省资阳市濛溪河旧石器时代遗址入选“2023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乐至蜀绣展示(乐至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乐至拥有非遗代表性项目35项,其中省级项目1项,市级项目9项,县级项目25项。目前,有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人,省级非遗体验基地3处,市级非遗传习基地2处。

  此外,乐至县坚持贯彻落实“保护为主、科学利用、统筹联动、引领示范”方针,按照“1+3”工作布局,以创建陈毅故里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为核心,加快构建濛溪河遗址古人类考古科研基地、“中国桑都”农耕文化保护传承基地、资阳河川剧保护传承基地“三个支撑”,形成红色文化鲜明、历史文化深邃、传统文化浓厚的多功能特色体验区,逐步打造为全国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巴蜀美丽乡村旅游目的地。

  濛溪河遗址(乐至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在濛溪河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中,乐至县高效完成各个保障项目审批立项及建设工作,先后实施遗址土方清理、防护设施建设、应急泵房建设、用水用电安装、内外环境治理等项目,高质量完成1000余平方米考古防护大棚建设工程,为发掘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乐至县整合力量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配合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切实筹备好全国专家组会议,公布考古成果,扩大濛溪河遗址的学术影响力。(完)

来源: 乐至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徐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