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408/1616:50:15
新华网

四川若尔盖山水工程治理沙化土地3596余公顷

信息2024-08-16 16:50:15
字体:
分享到:

  蓝天白云、碧草绿浪、点点毡房……这是唐克镇西仓村如今的景象。然而,几十年前,这里曾是若尔盖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如今只有在一片斜坡上能看到些许沙土的影子——它们已被固定在一格一格的沙障内。这得益于正在实施的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下简称“若尔盖山水工程”)。

  在若尔盖山水工程实施中,四川省自然资源厅注重建立项目实施长效机制,指导阿坝州制定《若尔盖县生态修复项目后期管护制度》,确保达到“一年阻风固沙,两年植被恢复,三年苗木成活,四年连续管护、五年灌草结合”的恢复效果。

  “草地有了伤疤,我们选择为它‘穿上衣服疗伤’。”项目施工人员说,组织老百姓将高山柳树桩扎成方格,再用柳条将方格连在一起,同时在方格中种草、植灌,随着草木成势,沙土被遮盖并稳固在方格中,这种方法叫“高山柳沙障”。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整个草地仿佛穿上了一件格子大衣。

高山柳沙障。(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供图)

  沙化土地治理不是简单修补,需要因地制宜。“项目实施中,针对不同沙地类型,创新形成‘围栏封禁+高山柳沙障+撒施牛羊粪+灌草复合种植+综合管护’‘高山柳沙障+灌草复合种植+撒施牛羊粪+围栏封禁+综合管护’等7种生态治沙技术模式。”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通过若尔盖山水工程的实施,已逐步恢复3596余公顷沙化土地地面植被。(完)

来源: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责任编辑:徐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