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黄猫垭镇南军村六组的“淫羊藿”种植基地里,一垄垄翠绿的枝叶随风轻摆,十余名村民正弯腰除草、施肥。这片占地35亩的“绿海”,是返乡农民工王熙与国药集团联手打造的产业基地。通过“土地入股+技术赋能+联农带农”的创新模式,王熙不仅让自己年收入突破20万元,更带动周边50余户村民实现增收。
管护“淫羊藿”。(苍溪县委宣传部 供图)
“起初大伙儿还在犹豫,我就拿自家5亩地先试种。”王熙回忆,他带着国药集团提供的“脱毒”种苗,白天泡在地里学扦插技术,晚上挨家挨户算经济账。在两个月的时间里,12户家庭签约,23户家庭以劳代资,35亩集中连片基地初具雏形。
除种植外,王熙通过国药集团“技术包销”模式,拓展种苗繁育业务——基地每年可产出优质“淫羊藿”种苗100万株,除自用外,以每株0.5元的价格销往陕南、鄂西等地,仅此一项年增收12万元。加上35亩基地年产干货7000公斤,按合同价年销售额达52.5万元,扣除成本后净收入超20万元。
产业链的延伸让村民腰包渐鼓。据统计,基地年均用工超3000人次,发放劳务工资24万元。
黄猫垭镇“淫羊藿”种植基地。(苍溪县委宣传部 供图)
“现在全镇有8个村来找我‘取经’,县农业农村局还邀请我当‘土专家’培训药农。”王熙计划明年牵头成立“淫羊藿专业合作社”,采用“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收购”模式,带动周边村镇发展种植200亩,打造秦巴山区“淫羊藿”产业示范带。
黄猫垭镇党委书记韩飞表示,将加大支持力度,整合涉农资金,并建设产地初加工车间,延伸产业链条。(何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