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临江新区西充片区真空产业园。李同周 摄
在经济发展的新征程上,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紧扣“1545”发展思路,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攻坚突破行动,以招商引资为引擎、项目建设为支撑、企业服务为保障,三大举措协同发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如今的西充,工业发展蹄疾步稳,一幅产业兴、动能足的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
精准招商聚合力 产业赋能蓄新势
2025年春节刚过,因苏北地区高速封路,西充招商专班人员驱车以20码的时速缓缓行驶在从江苏省徐州市区前往丰县的国道上。车窗外,雨雪纷纷扬扬;车内,大家神情专注而坚定——为促成与徐州辰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他们深知这次约见不容有失。
终于,历经漫长的4个半小时,招商专班人员成功抵达公司。当他们出现在会议室门口时,公司负责人顾体星既意外又动容:“这样的天气还能准时赶来,西充的诚意我们感受到了。”
“类似的经历,在我们的工作中是家常便饭。”提起招商工作,西充县商务和经济合作外事局副局长周立感慨万千,“外界可能以为招商不过是吃吃饭、谈谈合作,实则远非如此。我们不仅要耗费大量精力收集企业信息、分析投资意向,主动挖掘潜在项目,还得精通政策法规,熟悉各行业发展趋势,为企业提供专业建议。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西充要想脱颖而出,必须拿出十足的诚意与独特优势。每一个项目的成功引进都凝聚着无数心血。”
近年来,西充锚定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同时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氢能、人工智能等新兴未来产业。以科学的产业规划为引领,紧扣产业链集群发展主线,通过以商招商、乡友招商、基金招商等多元路径,全力打响招商攻坚战。
在机制建立上,制定完善“17512”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工作机制,形成《关于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流程推进重大项目加快建设落地的十五条措施》《西充县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工作机制》;开展“千名干部助企服务”行动,按照“首问负责、二问终结”要求,及时协调解决涉企有关事项。
在政策研究上,围绕服务经济、服务项目,深入开展专题研究,梳理中省市县有关政策,开发运用惠企政策APP,完善“政策计算器”功能;在招商队伍建设上,围绕主导产业,从县级部门、乡镇(街道)选拔20余名专业人员,组建3个产业链专班和2个保障专班,实行“全生命周期负责、全链条跟进落实”机制;在招商方式上,大力开展“百日攻坚”、招大引强“四季攻势”等行动,积极探索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乡友招商等模式,围绕主导产业绘制清晰图谱,充分挖掘落地企业、乡友、商会等资源,精准招引上下游企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一系列扎实举措成效显著。今年以来,该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带队以及招商小分队外出共计26批次,考察对接企业及商协会43家,并邀请59家企业来县考察,纳入重点跟踪在谈项目24个。经紧跟洽谈,一季度实现新签约项目8个。这些优质项目的落地生根,为西充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快马加鞭推项目 凝心聚力夯根基
日前,南充临江新区西充片区真空产业园内,项目建设热潮涌动。在电子信息产业园标准化厂房施工现场,塔吊如巨人般挥舞长臂,精准吊运钢筋建材;混凝土搅拌机轰鸣声中,施工人员在钢架间穿梭,熟练焊接搭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该项目占地62.3亩,总投资3.8亿元,建成8.1万平方米多层丙类厂房后,可实现5家以上中小微企业“拎包入驻”。目前,雨污管网埋设与旋挖桩基础施工正如火如荼进行,预计5月底开启主体工程建设。
不远处,儒特智能西南制造基地项目同样争分夺秒。挖掘机、装载机往来奔忙,施工人员专注于场平区域标高测量。这个总投资5亿元、占地120亩的项目,将打造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基地,投产后5年内预计产值达30亿元,提供超300个就业岗位。目前场平工程已提前收官,即将启动主体厂房钢结构搭建。
眼下,在西充这片发展热土上,项目建设的“进度条”持续刷新:黄老五食品、瑾华食品等5个项目已建成投产,为产业注入强劲动能;鑫煜二期、零能昊三期的厂房主体拔地而起,勾勒未来轮廓;兴汉药业、长城机械等3个项目正在夯实地基,筑牢发展根基;新能源汽车底盘零部件生产线已完成前期施工,汽配产业园紧锣密鼓开展地勘,健康食品产业园推进征拆工作,各环节有序衔接。
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提速推进。鹭鸶大道(南段)隧道施工稳步推进,金凤大道电力主干线进入财政评审阶段,金凤大道延伸段、鹭鸶沟至园区污水主管网等项目正加快前期筹备……从产业到基建,一个个项目如同跳动的音符,共同奏响西充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乐章。
为确保项目高效推进,西充坚持项目为王、效益优先,持续深化“六个一”推进机制,即“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张倒排工期表、一抓到底”,抓好开工项目高质量纳统入库,及时完善项目入库资料,实现投资“颗粒归仓”;常态化开展政企对接活动,落实县级领导、县直部门联系企业制度,相关部门全天候跟踪、全过程跟进、全方位协调,保障项目建设要素需求。
随着一个个项目从蓝图变为现实,西充正以项目建设的“加速度”,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硬支撑。据悉,2025年,该县工业领域计划实施23个重点项目,预计总投资46.05亿元,涵盖新能源材料、智能装备等前沿领域。其中新开工项目9个,预计投资19.9亿元;续建项目10个,预计投资23.1亿元;技改类项目4个,预计投资3.05亿元。
当好企业“店小二” 优化环境促发展
日前,在洪天新材的生产厂房内,自动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机械臂精准抓取原料,高速运转的熔炉吞吐着火红的金属液,包装线上整齐排列的成品等待出厂。凭借创新的工艺技术,企业去年产值突破1.4亿元大关,产品畅销国内外。然而,在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洪天新材每月有超20万元的电费,年用电量400余万度,持续攀升的电价让企业负责人愁眉不展,成为制约进一步扩大生产的瓶颈。
南充临江新区西充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在走访企业时敏锐捕捉到这一问题,随即组建由园区管委会、能源专家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深入生产一线调研。经过详细分析,专家组发现企业厂房屋顶具备充足的光伏安装条件,现场同步协调电力部门、光伏设备供应商,为企业量身定制“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清洁能源方案,企业当即采纳。如今,该企业每年可节省电费超30万元。
“服务企业不是简简单单到企业走一走、看一看,而是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南充临江新区西充管理委员会主任王旭东介绍,近年来,管委会依托“数字西充·城市超脑”项目搭建“产业赋能平台”,以“政策计算器”为企业智能匹配政策。通过开展千名干部助企活动,推行全生命周期服务,下放43项涉企审批事项到临江新区西充片区政务服务分中心,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自新区成立后争取专项资金22.5亿元,保障企业用工2000余人次。此外,支持南充科技职业学院成立智能制造职教集团,每年为重点企业定向输送300余名技能人才。
西充服务企业的优异答卷,不仅体现在园区的服务实践中,更依托于全县层面构建起的全领域服务体系。在政务服务方面,通过开展“政务服务提升年”活动,千名干部助企服务,探索出“妈妈式服务、一站式办公、一条龙保障”政务服务模式,积极主动上门为企业排忧解难。2024年以来,累计办理企业审批事项1.2万余件。
在金融服务领域,深化与创投机构合作,协调产业振兴基金,用好“基金+园区+链主+产业”模式,对入驻产业开展“基金+股权+供应链”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可及的融资服务。今年以来,已拨付工业资金3100万元,助力企业融资4280万元,为企业争取1亿元转贷资金。
在要素保障上,实施“标准地”改革,建立“净地出让”机制,完成园区土地“七通一平”,配套建设标准化厂房、员工宿舍、物流仓储等设施,累计建成27.8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1200余套公租房,同步完善产业工人培训中心、职工服务中心等配套……这些扎实举措,让西充的企业服务既有“速度”更显“温度”。
“企业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西充县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局局长韩玺表示,下一步,该县将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打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常态化入企宣贯政策,助力企业用足政策红利;指导企业技改节能、错峰用电降本增效;分析上下游市场,推动本地企业协同发展;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提供“税金贷”“供应链融资”等多元融资服务;深化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紧缺人才;持续开展千名干部助企行动,切实提升企业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