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动暨重庆市第十六届文化遗产宣传月在重庆三峡博物馆启幕。川渝两地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起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互动的桥梁,共赴一场穿越古今的文化盛宴。
2024年度四川省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颁奖现场。(四川省文物局 供图)
活动现场,2024年度四川省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文博数智创新应用优秀案例”“中小博物馆合作共建优秀案例”“馆校合作优秀案例”“十佳文博海报”“十佳文创产品”六个项目获奖名单正式公布。
川渝文博事业迈向新高度
近年来,川渝两地在文博领域携手共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2024年,川渝备案博物馆总数已达598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23家,与2020年相比增长35%。两地博物馆年均举办展览超3000场,文创产品种类从6605种增长至12879种,收入增长319%,达4.5亿元,文创产品屡获国家级奖项,成为“国潮”代表。
四川特色活动亮点纷呈
5月16日,“我们的家 我们的博物馆”活动宣发会在四川博物院举行,邀请全市中小学生围绕巫山大溪遗址文物进行二次创作。5月18日,将举办“纹脉绵长——四川各民族文物上的吉祥图案特展”策展人导览活动、非遗“冷凝香”手作活动等。
成都博物馆将联合成都七中、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分校等多所中小学,开展“走近文物、对话文明——成都历史文化主题月活动”、“环球自然日”暨“博物致知”青少年科普挑战活动优秀作品展示等活动,将博物馆文化知识带进课堂,也将学校师生引进博物馆,促进馆校合作。
杜甫草堂博物馆围绕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组织书画、古籍、陶瓷器等方面的鉴定专家现场对观众提供的民间藏品开展鉴定和赏析;推出“李白与杜甫——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展、廉洁文化展、少儿文创展、兰花展等精品展览。此外,还将开展“草堂一课”研学活动、诗歌快闪等面向青少年群体的社会教育活动。
5月18日,金沙遗址博物馆将举办非遗集市,蜀绣、竹编、糖画等多个非遗项目亮相,观众可在匠人指导下亲手制作非遗作品,还能欣赏川剧变脸、木偶变脸等传统表演。
文化遗产宣传月精彩继续
四川省内各博物馆还将在文化遗产宣传月期间举办上百场专题展览、非遗深度体验以及丰富多彩的研学教育活动,覆盖历史、艺术、科学等领域。
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文博行业将继续探索创新,推动博物馆在社会快速变革中更好地守护文化传承、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让巴蜀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