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策划“5·18走进成都自然博物馆”系列主题活动,围绕“全面促进优质资源直达基层、重视和发动青年群体力量、加速现代科技融合与智慧博物馆发展” 三大主题,推出丰富有趣的科普、艺术、研学、科技体验等活动。
观众观看大熊猫主题摄影与绘画展。(成都自然博物馆 供图)
从创意展览到木偶戏表演,从知识满满的社教活动到酷炫的VR体验……为激发青年群体参与博物馆活动的热情,发挥青年在文化传播中的积极作用,成都自然博物馆为观众打造了一场萌趣十足的自然探索之旅。
在“大熊猫主题摄影与绘画展——Hi,胖达”现场,一幅幅精美的水粉画、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欣赏。这些作品生动地展现了大熊猫在不同生存环境中的可爱模样以及各种行为习性,观众仿佛置身于大熊猫的世界。“大熊猫太可爱了,真是看不够。”观众杨女士说,“这个展览太有意义了,不仅有大熊猫的照片,还有生动的熊猫水彩画,让我了解了很多关于大熊猫的知识。”
活动当天,成都自然博物馆还邀请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木偶团)的专业老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木偶戏表演《熊猫咪咪》。
“博物馆里的一堂课”活动现场。(成都自然博物馆 供图)
5月18日,“探秘自然 未来生态局”原创沉浸式纸本导览首发上线,该导览方式打破了传统参观的局限,将青年群体参观模式从“单向观展”转向“深度互动”,让青少年可动手实践、可游戏、可社交,成为故事中的主角,穿梭于自然博物馆的各个展厅,根据剧情线索寻找藏品、解开谜题。18日上午,“博物馆里的一堂课”——“博物馆里的动物世界·人类文明的最好伴侣”开讲,带领观众一起走进动物与人类共生共荣的壮丽画卷。
“成都自然博物馆将持续丰富文化供给和服务,让优质资源直达基层。”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馆将持续举办精品展览和活动,推动博物馆与科技有机融合,吸引更多青少年走进博物馆,为文化传承提供可持续的动力和活力,为自然科学的传播贡献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