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5 06/2719:43:02 来源: 新华网

党旗引领、奋楫争先 四川大学以“三个一流”创建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5-06-27 19:43:02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分享到:

  近年来,四川大学党委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以系统观念统筹谋划符合高校特点、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出台《开展一流班子、一流组织和一流队伍创建活动的决定》,以“三个一流”创建活动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着力建设一流班子,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

  四川大学2025年新学期工作布置会暨中层领导干部培训会。(四川大学 供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工作抓得实不实,队伍带得好不好,关键看领导班子,班子的“政治三力”强不强、工作作风硬不硬,决定着整个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

  “党组织书记要强化使命担当、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科学决策和抓落实促发展能力,以持续创建‘三个一流’牵引事业发展。”在四川大学“党建面对面”院(系)级党组织书记经验交流会上,学校党委书记甘霖就如何当好院(系)级党组织书记同与会人员交流。来自全校48个二级党组织的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畅谈自己抓班子带队伍的心得体会。“部处话党建”“书记经验谈”“书记思享汇”——“党建面对面”搭建起了校领导、党建职能部门和二级党组织书记推进党建引领、融合、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同题共答的重要平台,而这样的活动只是川大深化“三个一流”创建活动的系列创新举措之一。

  四川大学在开展“三个一流”创建活动中,把着力打造“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一流中层领导班子作为重中之重,以政治建设、能力提升、担当作为“三个突出”,推动班子全面提升。

  突出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学校制定实施《关于加强学校党的政治建设的实施细则》,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强化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带动效应,完善学院(系)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制度,提升党组织抓大事、谋大事、议大事的功能。化学工程学院党委确立了以聚焦政治引领、聚焦能力提升、聚焦制度建设、聚焦作风建设、聚焦中心工作“五个聚焦”引领卓越班子建设的计划方案,以“一流班子建设”为龙头,全面带动“一流组织建设”和“一流队伍建设”齐头并进。

  四川大学中层领导人员听取“前沿报告”。(四川大学 供图)

  突出以能力提升为基础。新任中层领导人员专题研讨班、中层领导人员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中层领导人员行动学习培训、中层领导人员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三个一流”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川大干部教育体系不断创新,既强调政治历练也紧抓实践锻炼,既针对当前学校干部管理能力短板缺项靶向施训,又着眼长远不断拓宽领导干部视野格局。

  在常规主体班次之外,学校创新举办“前沿报告”15场,李德仁、薛其坤、贺福初、周守为等院士和相关领域顶尖专家走进川大,围绕前沿科技发展等主题为川大干部传经送宝。台上讲得生动、台下听得入神。参训干部纷纷表示:“这样的培训紧扣时代脉搏,拓展了视野、开阔了眼界,有助于我们了解世界科技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让学校中层领导干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突出以担当作为为关键。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分析研判中层领导班子履职短板和发展所需,进一步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尤其注重从教学科研一线培养选拔优秀干部,加强干部轮岗交流,激发干部队伍新动能。同时,持续健全完善日常考核、年度考核和任期目标考核体系,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不断激励干部秉持公心、团结人心、促进发展。华西口腔医学院(华西口腔医院)领导班子以“以一流促一流”为工作主题,在高标准推进“三个一流”创建活动中,形成《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华西口腔医院)建设世界一流口腔医学学科行动方案(2024—2028年)》;经济学院等单位在推进党建事业“双融双促”过程中逐步探索形成了党委议事“明方向”,班子成员精准调研 “破难题”,靶向施策 “促发展”的工作机制。

  着力打造一流组织,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党组织,是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近年来,四川大学积极将党组织设在人才培养主阵地、科研攻关第一线、医疗服务最前沿,重点推进在重大项目组、重点实验室、学生社区等建立师生党支部,优化调整附属医院党组织设置;出台加强院系级党组织建设实施意见,编制《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二十五问》《党支部工作手册》等,健全党支部参与本单位重大事项议事决策制度,着力让组织体系的经脉气血畅通起来,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有力、引领凝聚有力、推动发展有力的一流党支部。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大任务。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校各支部第一时间启动部署,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机关党委所辖33个党支部,将学习教育与学校持续推进的“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机关执行力”工作结合起来,加大力度推动整治形式主义,力争为基层减负,强化工作落实执行,推动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四川大学“党建面对面”院(系)级党组织书记经验交流会。(四川大学 供图)

  党支部强不强,有没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关键要看“领头羊”,党务工作者尤其是支部书记对于党支部建设至关重要。

  今年3月31日,围绕“以数字之‘智’赋党建之‘能’”主题,四川大学第十二期“纳百川”党建工作坊如期举行,来自学校各二级单位的党组织书记、党支部书记以及省内兄弟高校党务工作者代表等150余人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推动数智技术赋能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作为学校推进党务骨干赋能行动的重要举措之一,“纳百川”党建工作坊当前已成为川大党建工作品牌矩阵中的“现象级产品”,衍生带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论坛、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论坛、专职组织员工作例会等众多党务工作者交流平台高效运行。此外,学校还常态化开办各类党务工作者培训班,每年培训1300余人次,持续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履职能力;深入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将其作为学校“十四五”建设重要任务,着力把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学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

  2023年起,围绕在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党建何为、支部何为”,全校1000余个党支部扎实开展“我为高质量发展做什么”主题党日活动,共同探讨党建事业融合发展的好办法、好举措,着力打造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强磁场”。

  学校各支部深入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行动,立足自身特色,结合学科背景、发展实际,打造一批党建工作品牌和党支部工作法。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 考古文博学院)考古教工党支部打造“围方党建”特色品牌,让党旗飘扬在考古现场。其中,三星堆遗址考古队荣获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华西口腔医学院(华西口腔医院)正颌及关节外科党支部探索“加减乘除”支部工作法,使“党建软实力”成为“发展硬支撑”。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考古文博学院)考古教工党支部打造“围方党建”工作品牌。(四川大学 供图)

  与此同时,学校制定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考核制度,修订完善基层党建考核办法和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以考核“组合拳”推动党建与事业融合互促;实施“3+N”对标争先计划,完善校内党建“三级”联创工作格局;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牵头领办“一融双高”示范项目,以“党建+”为牵引着力破解党建和事业融合发展难题,示范带动形成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近年来累计37个党组织入选全国、全省党建“双创”培育创建单位,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效逐步彰显。

  着力锻造一流队伍,积聚高质量发展活力

  聚焦打造带头学习提高、带头服务师生、带头争创佳绩的一流党员队伍,四川大学以“三个全面”为抓手,激发党员的内生活力。全面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实施发展党员提质行动,编制《发展党员工作手册》,制定关键环节工作台账,健全完善“学校党委−职能部门−院系党委−基层支部”四级联动机制,举办高层次人才研修班,主动开展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近年新发展中青年学术骨干党员110余人。全面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完善全覆盖、全方位、全周期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组织开展“千名书记讲党课”“聚星火”系列微党课,抓实“毕业前最后一堂党课”“行走的党课”等党员教育品牌。全面强化党员作用发挥,常态化开展党员亮身份立标尺树形象活动,深化岗位建功,健全党员示范岗、承诺践诺、应急动员等机制,引导党员创先争优。

  一个党员一面旗。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练就了能担事的“铁肩膀”和能成事的“真本领”,真正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勇挑重担、建功立业。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员傅强带领团队聚焦国家需求,主动攻坚克难,牵头完成的项目“基于聚烯烃凝聚态结构调控制备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隔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数学学院通过教师党支部开展与青年教师结对帮扶,助力青年教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青年教师党员杨凡意2次获得华为火花奖,入选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推进“建功立业”计划,党员教师立足学科特色,服务国家需求,推动医工融合,牵头的“AI复原为烈士寻亲”项目被央视专题报道。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组织优秀党员队伍成立灾害应急响应队,第一时间奔赴汉源山洪泥石流灾害、定日地震、筠连山体滑坡等灾情一线,开展应急救援与查灾核灾工作。一大批党员师生示范带动形成心怀家国、见贤思齐的强大奋进力量。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党委开展“AI复原为烈士寻亲”项目。(四川大学 供图)

  “要回答好‘强国建设,川大何为’这一时代命题,必须把组织力量、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发展动力、发展优势。”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黄园谈道,“这也正是四川大学开展‘三个一流’创建活动的起因和归旨。”通过开展“三个一流”创建,中层领导班子政治素养、能力水平等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有效提升,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发挥,引领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近年来,川大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4项;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21个,其中前1‰学科7个;高层次人才总数达到近900人;年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超过600项,已建成国家级科研平台28个,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24年软科全球排名98,首次进入前100,办学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稳步增强。学校党委成功入选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党委组织党员专家赴西藏日喀则地震救灾一线。(四川大学 供图)

  下一步,四川大学将常态化开展“三个一流”创建活动,确保党的领导“如身使臂、如臂使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更多智慧力量。(完)

【责任编辑:王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