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5 07/0415:30:01 来源: 新华网

聚焦高质量发展|成都青白江:以铁轨为笔,绘就内陆腹地的开放轨迹

2025-07-04 15:30:01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分享到:

新华网成都7月4日电(郑玮)仲夏时节的成都国际铁路港,钢铁驼队昼夜不息——

6月12日,满载泰国金枕榴莲、椰青的“澜湄蓉”鲜果专列,依托“一箱到底”全冷链模式72小时直达成都;

6月30日,满载川味食品的国际班列鸣笛启程,计划经西班牙巴塞罗那港后转海运抵达摩洛哥丹吉尔港,标志着“蓉欧非”铁海联运第三条通道正式启航。

6月30日,“蓉欧非”铁海联运第三条通道正式启航。(青白江区委宣传部 供图)

在繁忙的班列往来间,成都市青白江区正以铁轨为笔书写开放长卷: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2025年1至4月,实现外贸进出口额184.7亿元,同比增长25.2%。当东南亚的鲜果与川味美食在成都国际铁路港高效流转,这片内陆腹地正用钢铁驼队的轰鸣,奏响对接全球市场的开放强音。

枢纽筑基:钢铁驼队织起全球贸易网

“成都国际班列是亚欧大陆桥上运行最稳定的‘钢铁驼队’之一。”6月20日在青白江举行的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外资外贸国际合作交流会上,成都市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3年首趟中欧班列发车以来,成都国际班列累计开行超3.4万列,连接境外122个城市。

2025年,这张网络正以更密集的频率升级迭代。成都—中亚图定班列常态化运行、五金产品专线直通印度尼西亚、“蓉深港图定班列”联动大湾区……随着新线路不断延展,青白江“买全球、卖全球”的蓝图逐渐清晰。

6月12日,亚蓉欧大通道“澜湄蓉”鲜果专列抵蓉。(青白江区委宣传部 供图)

作为成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青白江区先后获批自贸区、国家级经开区、综保区等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以及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都铁路口岸等“国字号”金字招牌。

多重开放平台的叠加赋能,让这里成为产业集聚的磁场:国内外企业携超千亿元重大项目落户青白江,形成整车、冷链等五大临港贸易产业链。2025年一季度,五大临港贸易产业链实现外贸进出口额58.9亿元,同比增长65.9%;临港制造业实现外贸进出口额14.3亿元,同比增长38.8%。青白江区探索出一条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创新破壁:制度试验田解锁开放新维度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2024年6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传统的拼箱通关模式曾让企业头疼:一旦遇到查验就会出现掏箱难、找货难、重新装运难、“整柜甩货”等问题。

2024年12月,成都国际铁路港落地西南首个“先查验后装运”监管创新模式:出口小商品以散货方式进入铁路港专设的“拼箱区”,“查验”与“放行”可并联作业。

“关键流程时间缩减2至3天,成本支出减少20%以上,极大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成都新一带供应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余霞道出受益企业心声。目前,该模式已惠及众多出口企业。

青白江同步推进多维度创新:“AI自动识别单证”等应用场景使场站作业效率提升40%左右;西南地区首单跨境电商“1210”出口整车业务实现“入区即退税”……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青白江铁路港片区挂牌八年来,累计形成144项改革成果,其中49项获国家部委或省级推广,成为内陆开放的“政策试验田”。

制度创新的土壤催生临港产业生态的枝繁叶茂。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以“大园区”发展思路形成“一区三园”发展新格局,千亿级临港产业生态加速成形。TCL光电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依托“成都—波兰罗兹”精品班列10至12天直达欧洲的时效,年产值和进出口贸易额双双突破20亿元,跻身成都市制造业百强企业和外贸龙头企业。

生态赋能:全链条服务滋养产业森林

青白江亚蓉欧国家(商品)馆葡萄牙国家(商品)馆(2025年2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外贸航船行稳致远,离不开全链条服务生态的托举。今年以来,青白江区大力开展“蓉品出海”专项行动,组织企业参加经贸会展活动12场(次)、开展海外投资项目4个,促成意向订单约2000万元,促成合作意向金额约2亿元。

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为企业注入生长动能。2025年初,在青白江区商务局“牵线”下,成都中保信安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收到了一笔600万元的“惠蓉贷”,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今年一季度,中保信安实现对外出口二手车1105辆、同比增长124.14%。“像这种银政合作的信贷产品,由政银企共同抵御风险,能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业务发展。”企业相关负责人感慨。

“乐业在港、宜居在青”的人才发展生态,则是长远发展的根基。青白江设立2亿元产业人才发展资金,赋予链主企业自主荐才权限;应届毕业生可享最长1年租房补贴,初来求职者入住陆港青年人才驿站可获29天免费住宿;450名持“陆港人才绿卡”的骨干人才,可享受子女就学、便捷医疗等27项服务。

成都国际铁路港(2024年6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夜幕中的成都国际铁路港,又一列中欧班列鸣笛启程,集装箱上的“蓉品出海”标识在灯光下闪烁。从2013年首趟中欧班列开行,到2024年505.4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的历史性突破,青白江用十年磨一剑的韧性让世界看见:不靠海不沿边,内陆腹地亦可成为开放前沿。(完)

【责任编辑:蔡霈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