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507/2216:39:06
凉山州委宣传部

悬崖村焕新颜:文旅牵手产业 共绘乡村振兴画卷

信息2025-07-22 16:39:06
字体:
分享到:

  悬崖村,原名阿土列尔村,位于四川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多年前,这里的村民出行依赖17段由藤条、木棍编成的藤梯。为了改善村民们的出行条件,昭觉县于2016年将村里的藤梯升级为钢梯。2020年5月,悬崖上的乡亲陆续搬迁至位于昭觉县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居民们住进楼房,逐步实现了“藤梯到钢梯”“钢梯到楼梯”的历史性转变。

  悬崖村。(凉山州委宣传部 供图)

  文旅唤醒峭壁生机

  随着悬崖村常住人口的不断减少,钢梯作为村民们生产生活通道的功能也逐步弱化。但“藤梯到钢梯”引发全国关注,也为悬崖村打开了通往外界的大门,钢梯被赋予了更多的旅游体验功能,不断吸引着外界游客纷至沓来,为悬崖村带来了旅游发展的机遇。

  2023年7月,凉山文旅集团在悬崖村开启“天空之谷”项目建设之路。2024年7月,“天空之谷”项目一期建设完成并投入试运营,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凉山文旅集团昭觉谷克德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悬崖村“天空之谷”项目现场负责人曲比格富介绍说:“除了省内游客外,还有一部分游客来自东部沿海城市,就是为了感受艰苦奋斗的精神。”

  为进一步扩大悬崖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凉山文旅集团还组织策划了许多活动。如“颂歌献给党”交响音乐会;央视“最美自驾路”——悬崖村拍摄;大凉山国际戏剧节“自然戏剧实验营”悬崖村剧场实景拍摄,将悬崖村新貌展现给22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60余名外国艺术家;“听见绿水青山 中国(四川)第二届民族音乐周”拍摄,国内多位知名艺术家现场开展活动;举办悬崖村钢梯勇敢者攀登活动和“情眷悬崖村2025村民新春团聚会”;央视“新春走基层 山乡新画卷”走进悬崖村拍摄,并在《新闻联播》播出。

  现在,前来攀爬体验钢梯的游客越来越多,“天空之谷”项目二、三期正有序推进,将进一步打造村史馆、悬崖书屋、低空停机坪、峡谷探险营、村乐体验营、温泉山庄等业态,形成云端极限矩阵、古彝文明解码、生态康养示范、研学教育品牌四大核心产品,塑造“中国悬崖文旅第一目的地”乡村振兴新文旅IP,为游客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旅行体验。

  就业托底幸福开花

  在凉山“文旅强州战略”的推动下,凉山文旅集团积极探索“国企+村集体+村民”农文旅融合经营模式,努力解决悬崖村村民就业与增收问题。在促进增收上,凉山文旅集团与悬崖村村集体经济按照资产入股的方式,每年向悬崖村分红不低于38万元。在促进就业上,凉山文旅集团无论是在项目建设还是在酒店经营、人力上都优先选择悬崖村及周边的村民。自2023年7月“天空之谷”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已使用当地及周边村民务工8200余人次,产生用工费用185万元。

  项目试运营之后,已吸纳悬崖村12名村民进入酒店工作。村民们凭借质朴热情的态度,在各自岗位发光发热。在酒店担任安全员的俄依体是悬崖村长大的村民,以前在外地打工,酒店试运营后他应聘成为酒店员工,“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每月还有3000多元的收入,这在以前是完全不敢想象的。”俄依体表示很幸运自己也能成为家乡发展的参与者与受益者。

  出生在悬崖村的某色拉博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以前要养家只有外出打工,现在村里发展了文旅产业,他被招聘到文旅公司为游客做导览工作,每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妻子也不时到酒店做临时工,每天有200元的收入。

  “单间还是标间?”接过游客递来的身份证,莫色日洛熟练地办理起客人入住手续。莫色日洛大学毕业后先后在西昌等地从事酒店管理工作,是全村唯一具有相关经验的年轻人,她在去年也回了村里做起酒店前台工作。

  如今的悬崖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自一期项目试运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68000余人、研学团队56批次,其中超30000名游客在“天空之谷”项目进行了消费,悬崖村文旅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愿景正逐步实现。

  产业筑巢人归业兴

  今年3月17日,一辆满载艾草苗的小卡车从西昌出发,目的地便是悬崖村。“我们今年在悬崖村选了2处地方试种艾草,看能不能成功。”悬崖村驻村第一书记兰金贵表示,3月初,凉山文旅集团农业公司专家走进村里调研,研判种植艾草的可行性。

  近年来,凉山文旅集团在州内各县进行艾草产业种植试点。艾草需要人工种植、管理、收割、搬运,这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为悬崖村当地群众提供不少就业岗位。同时以艾草为原料提取的精油可变成保健产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在悬崖村第二个大平台即悬崖村勒尔社处,300余亩油橄榄郁郁葱葱。油橄榄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搬迁出去的村民们,可以回村采摘油橄榄增加收入。进入花期的油橄榄,还会吸引蜜蜂前来采花酿蜜。油橄榄蜂蜜可以卖150多元一斤,也是村民的收入来源之一。新鲜采摘的油橄榄还会被运往昭觉县的橄榄油加工厂。按照当前市场价,每瓶橄榄油可卖200多元。根据发展规划,今年悬崖村还将继续扩种油橄榄,加强对管护村民的技术培训,提高油橄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

  某色尔布是土生土长的悬崖村人,虽已在城里安了新家,但他仍常回悬崖村,因为山脚下的400多棵脐橙树是全家的重要收入来源,一年下来收成好时能有4万至5万元。此外,农闲时他还在“天空之谷”工地干活,一天能拿到200元工资。

  如今,悬崖村构建了“种养+旅游”产业生态,种植油橄榄、脐橙等特色农产品,结合采摘体验、电商直播拓宽销路;发展高山养羊、彝绣工坊等,实现“山下安居、山上就业”。(完)

来源: 凉山州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徐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