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507/2419:49:47
巴中市委宣传部

四川巴中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破解居民“爬楼难”

信息2025-07-24 19:49:47
字体:
分享到:

  “老房子有了‘新腿脚’,出门买菜再也不打怵了。”夏日清晨,家住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东城街道老观桥社区四季苑小区的邵卫东,轻按按钮,乘着崭新的电梯直达一楼。

  东城街道纪工委在四季苑小区回访电梯安装后使用情况。(巴中市委宣传部 供图)

  民呼“梯”声起

  几个月前,四季苑小区以及城区许多老旧小区的居民,还在为“爬楼难”发愁。这一痛点,在巴州区各街道纪工委“有事找纪检·解决靠组织”坝坝会上,被居民们集中反映出来。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管理不到位,加装电梯改善居住条件的呼声日益高涨。

  创新机制解难题

  面对群众的期盼,巴州区迅速行动,构建“党委主责、政府主抓、纪委主推、部门主办、群众测评”机制,打响了一场破解“爬楼难”的攻坚战。

  区纪委监委牵头,联动区委政法委、区住建局、区房管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及各街道办事处等多部门,组建了专业的“增梯”服务队。这支队伍从电梯审批的“第一道关”开始发力,到科学选址、化解邻里矛盾,全程搭建起高效的沟通议事平台。审批环节精简优化,专业指导及时跟上。同时,服务队通过组织居民议事协商会,让大家的事情大家议、大家定,让基层自治力量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钥匙。

  区纪委监委则亮出监督利剑:紧盯社区公共收益是否用于民生改善、安全隐患排查是否到位、相关责任方的职责是否压实。通过严密的监督链条,为“增梯”工程保驾护航。

  议事“港湾”化心结

  加装电梯,难在邻里间达成共识。在四季苑小区,“增梯”服务队将小区空地、闲置房间,打造成了“邻里议事厅”,成为坦诚沟通、化解心结的“港湾”。

  疑虑重重的业主们,被组织参观已建成使用的“示范梯”,亲身感受便捷;“法律明白人”到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逐条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有关业主共同决策的权利义务条款;高低层住户坦诚相见,经过一次次恳谈、一番番解释,曾经横亘在邻里之间的坚冰,在坦诚的沟通中被逐步融化、消除。

  “说实话,刚开始最怕的就是费用说不清,伤了和气。”居民邵卫东坦承自己最初的担忧。而当小区里最后一位顾虑重重的业主,在加装协议上签下名字的那一刻,现场自发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不仅意味着电梯安装的技术难关已通过,更象征着邻里之间理解信任的桥梁重新架起。

  “点单+监工”建家园

  为了体现“居民自治”,服务队采用“居民点单、专业设计、共同监督”的模式。“改哪里、怎么改?”——居民的意见需求被放在首位,居民代表全程参与监督施工质量。

  这一模式在全区推广开来,带动364个老旧小区成功组建了业主委员会。居民的角色悄然转变,从“旁观者”成为家园建设的“设计师”和“监工头”。

  长效机制固成果

  巴州区纪委监委推动出台了《巴州区物业管理职责清单》,清晰划定了21个职能部门的37项具体职责,形成长效机制,为小区持续向好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据统计,自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全区已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300万元。这笔钱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成果:46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焕然一新;908处纠缠于空中的“飞线”得到规整清理;236部崭新的电梯让居民告别“爬楼难”;112个新建或改造的停车场缓解了“停车乱”……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和便民设施实现了质的提升。

  如今,闲来无事的邵卫东总爱在小区里转转散步。“安上了这个‘幸福梯’,咱们的日子,是真的一天更比一天好了。”(冉聪贵 赖果)

来源: 巴中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徐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