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万千气象看四川·文旅融合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贡专场在成都举行。据悉,自贡恐龙博物馆目前正处于闭馆改造提升阶段,围绕如何推动打造具有国际水准和标杆性的恐龙主题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馆长曾小芸在发布会现场进行介绍。
自贡恐龙博物馆内部。(宋姿熠 摄)
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于2024年成功入选世界地质遗产地名录。自贡恐龙博物馆是在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上就地兴建的亚洲第一座专业性恐龙博物馆,是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本次改造将充分依托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这一世界级的自然资源,以“恐龙+科技+文旅”的模式,培育跨界融合的文旅新业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恐龙特色文化品牌。
在新体验方面,自贡恐龙博物馆现有遗址馆和探秘馆两个展馆,其中遗址馆是一个有着近40年历史的老馆。面对游客量逐年增长的压力,遗址馆建筑结构老化、公共服务设施欠缺、展陈方式落后等制约发展的瓶颈日益突出。同时,公众对文化的需求已经从过去“有没有、够不够”升级为“好不好、精不精”。因此,改造的重点是系统提升公共服务设施,运用“遗址原境叙事+科技赋能”双引擎,重构展陈逻辑,打造智慧化、沉浸式新空间。改造后,游客既可感受1.6亿年前层层叠叠沉积形成的恐龙化石带来的原始震撼,还能通过数字技术亲眼见证恐龙“复活”,感受史前的生命律动。
在新探索方面,完善基础硬件设施的同时,自贡恐龙博物馆着力提升“软实力”,联合教育部门开发与教学大纲相衔接的不同年龄段的研学课程,以化石为书讲述地球史诗。在场馆功能设计中,通过场景创新,赋能公众科学素养培养。新建的化石修复实验室将实现历史可触,“夜宿博物馆”将实现“与龙共眠”。
在新联结方面,目前自贡恐龙巡展已覆盖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吸引超千万国际游客。在此基础上,自贡恐龙博物馆将深化“恐龙出海”行动,架起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
曾小芸表示,此次升级不仅是场馆的革新,更是自贡迈向“国际恐龙科研科普高地”的重要一步。未来的自贡恐龙博物馆将是一座“活”起来的恐龙王国,既守护亿万年前的地球记忆,更启迪未来的科学梦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