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由中国李白研究会主办的“中国李白研究会第22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四川绵阳开幕。
活动现场。(绵阳师范学院 供图)
本次年会以“数智赋能文旅融合视域下的李白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香港教育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的16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当日上午,会议开幕式由绵阳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四川李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观主持。绵阳师范学院校长李敏在致辞中介绍,学校自1984年成立李白研究室以来,长期致力于李白文化的学术研究与传承推广,此次办会是学校人文社科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李白研究会学术基地授牌仪式现场。(绵阳师范学院 供图)
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志熙,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王元勇,中国李白研究会原会长、新疆师范大学教授薛天纬,国家图书馆原馆长、北京外国语大学詹福瑞教授等嘉宾分别发言。现场还举行了中国李白研究会学术基地授牌仪式。
在学术研讨环节,六位专家作主题报告。香港教育大学教授陈伟强梳理了英语世界研究成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志熙剖析了李白诗歌中的哲学思辨,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胡可先探讨了李白与浙东唐诗之路的关联。随后的四场分组讨论,分别围绕文本解读与国际视野、文化传播与产业实践、理论创新与科技融合、多视角研究拓展等方向展开,交流热烈,尽显学术前沿活力。
9月7日,大会闭幕式在江油市举行。江油市委常委许梅芳表示,江油始终致力于李白文化的保护与弘扬。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四川师范大学教授王红霞在大会总结发言中指出,本届年会体现出方法的跨界、议题的拓展、队伍的年轻化、视野的国际化四大特点。她呼吁学界进一步推动李白文化资源与数字技术、国际中文教育、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
会后,学者们实地考察了江油李白纪念馆与青莲镇李白故居,在文献、文物与实地场景中,感受李白文化的深厚积淀。
本次年会由绵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和四川李白文化研究中心具体承办。据了解,绵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于1984年成立“李白研究室”,后发展为四川李白文化研究中心,是四川省李白文化研究的综合性学术机构,2017年获批四川十大历史名人文化研究中心,已推出学术著作30余部、论文数百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