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509/1410:42:35
成都市关工委

成都青白江邓江亭“五老”工作室:以银发之力解民忧 绘就社区治理暖心图景

信息2025-09-14 10:42:35
字体:
分享到:

近年来,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大力推进“五老”工作室建设,在组织发动、服务内容和方式上不断拓展创新,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特色经验和显著成效的“五老”工作室。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镇廖家场社区“五老”工作室的实践探索。

在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镇廖家场社区,有一支特殊的“银发队伍”——邓江亭“五老”工作室。这支队伍聚焦社区“一老一小”核心需求,在破解治理难题、服务民生福祉中主动作为,为城乡社区发展注入温暖动能。

廖家场社区因村社撤并与拆迁安置,曾面临多重治理困境:1.5万人口中老年群体占比56%,800余名70岁以上老人里,独居、空巢等五类特殊群体常因碍于情面不愿求助;未成年人教育、社区适儿化设施不足,部分老人承担隔代抚养责任却面临照料资源短缺的困境。

2024年4月19日,邓江亭到清泉学校宣讲。(成都市关工委 供图)

2019年,以邓江亭为牵头人的“余晖”老党员工作室成立,后拓展为“五老”工作室,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运作。工作室依托社区提供的100余平方米固定阵地,完善规章制度,组建起涵盖水电维修、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志愿服务队,28名核心“五老”与8名志愿者形成专业互补的服务力量。成员们定期学习党的理论、开展技能培训,还与区内外工作室交流经验,为高效服务筑牢基础。

围绕“一老”,工作室精准施策。针对五类特殊老人建立“一人一档”需求台账,5年来开展为老服务活动53次,走访慰问942人次,为2400余名70岁以上老人举办季度集体生日会。90岁空巢老人袁大爷深夜遇断电,“五老”技工志愿者2小时上门抢修恢复供电;在2023年8月暴雨中,邓江亭带领老兵郑胜青连夜为居民李婆婆排涝,用“10分钟响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社区治理中,工作室同样冲锋在前。成员们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安全隐患排查,累计清运鳅鱼巷800余斤垃圾杂草,运送5000余斤水泥砂石修复积水路面。依托“老街宣传服务点”等四大阵地,他们开展政策宣讲52场、义诊服务8050人次,受理民生诉求60余条,形成“阵地化支撑、网格化覆盖”的服务格局。

关怀“一小”,工作室创新服务形式。组织“五老”进校园讲红色故事、社区奉献事迹,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走进幼儿园开展“翰墨传情”活动,带领孩子书写春联福字;联合社区开设暑期公益课堂,解决家庭看护难题;策划志愿服务、职业体验活动,助力青少年融入社会。5年来,“暑期托管”“禁毒科普”等活动惠及200余名适龄儿童。

工作室还创新“网格呼叫—专长响应”机制,30余名“五老”担任微网格员嵌入74个微网格,通过“日常走访+便民服务卡”收集诉求,形成闭环处置流程;依托邓江亭“调解工作室”,他们用“威望+经验”调解邻里纠纷50余次。

如今,工作室已累计开展助老护幼活动365场,惠及居民超万人次,推动社区实现“老有所依、幼有所乐”。其工作成效获广泛认可,先后获评成都市“融入城乡社区发挥作用‘十佳案例’”“和谐邻里关系营造先进典型”等,连续4年获评青白江区优秀老党员工作室,邓江亭个人也荣获“成都市优秀共产党员”等10余项荣誉。

未来,邓江亭“五老”工作室将继续深化品牌建设,培育青少年关爱、为老服务特色项目,以“银发力量”持续书写社区治理新答卷。(完)

来源: 成都市关工委
【责任编辑:李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