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大力推进“五老”工作室建设,在组织发动、服务内容和方式上不断拓展创新,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特色经验和显著成效的“五老”工作室。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共青团成都市委联手成都市关工委的实践探索。
在成都,一支由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成的“五老”队伍,正与共青团成都市委携手,在青少年思想引领、实践赋能、成长守护的赛道上持续发力,将“五老”优势与共青团组织资源深度融合,构建“银发+青春”协同育人的工作格局。
团市委联合相关部门,以“五老”精神为纽带,常态化开展青少年思想教育活动。每年“六一”儿童节期间,共同举办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五老”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少先队员带来理论宣讲和思想引导;在各类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五老”化身校外辅导员,带领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传承历史文化、践行敬老孝亲,让思想教育融入实践点滴。老同志们还走进青少年群体,用红色故事、成都发展故事等,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依托成德眉资红色场馆资源,团市委组织优秀少先队员在“五老”志愿者的带领下开启红色研学之旅。“五老”们以亲身经历或史料,为青少年讲述党的奋斗史、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帮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传承红色基因。在成都市第九届青少年微博比赛等活动中,“五老”的精神引领与共青团的组织动员相结合,推动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城市文明建设。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群体,团市委依托全市12个“童伴之家”,联合“五老”们开展帮扶。“五老”发挥“隔代亲”优势,为留守儿童提供情感陪伴,通过主题活动和专业课程传递温暖;在“书香成都・全民阅读”儿童阅读周期间,“五老”参与经典诵读,引导少年儿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用书籍为农村青少年打开广阔世界。
如今,这场“银发”与“青春”的携手已结出丰硕成果。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成效显著,团市委与关工委联合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展现成都少先队员的良好精神风貌;协同育人机制不断深化,共青团的组织动员能力与“五老”的政治、经验、威望优势结合,在科技、文化、劳动等多元化活动中提升校外育人实效;青少年关爱服务更加精准,“五老”的情感陪伴与共青团的阵地建设、制度保障相结合,推动留守儿童心理关怀、困境儿童帮扶等工作向社区、家庭延伸,提升青少年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下一步,共青团成都市委将继续深化与“五老”的协作,让银发力量与青春活力持续同频共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