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509/1914:03:28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发布两部蓝皮书 四川多项非遗保护传承实践入选

信息2025-09-19 14:03:28
字体:
分享到:

  9月16日,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与时代同行”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开幕。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发布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蓝皮书2025》《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蓝皮书2025》。这两部蓝皮书由中国非遗保护协会联合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社会力量共同编撰,系统梳理并深度剖析了2024年非遗传播工作及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情况。其中,“首届天府非遗周”和“彭州音乐大集”两项活动入选最具传播影响力活动前二十,特别是“首届天府非遗周”活动综合影响力排名第一,展示了四川省非遗保护实践中的丰硕成果。

  此外,“阆中古城过大年”参与的全国古城过大年活动、“自贡灯会”参与的“点亮中国灯”活动也分别入选。从整体传播数据来看,四川省在发文总量、社会情绪传播、互动声量传播、影响力值传播、报道媒体数量传播以及综合分值等多项统计中居于全国前列,成都市在城市开源传播、发文总量、社会情绪传播、互动声量、影响力值传播以及综合分值中位列全国第一,进一步彰显了四川非遗的独特魅力和不断提升的传播力影响力。

  在推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实践中,四川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茂县中国古羌城、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泸州老窖景区入选非遗与旅游融合景区案例,崇州道明竹艺村、德阳绵竹年画村入选非遗与旅游融合村寨案例,甘孜钦乐民宿入选非遗与旅游融合民宿案例。

  开幕式现场。

  四川入选“案例”一览

  中国古羌城

  羌年庆祝活动。王韬 摄

  中国古羌城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是一座以羌族文化为核心,集非遗保护、活态展示、旅游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自2013年开放以来,中国古羌城以“非遗+旅游”为核心,通过常态化开展非遗展演、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等,成为羌族文化活态传承的“博物馆”和民族文旅融合的示范样板。

  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

  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图据彩灯大世界)

  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2023年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融合彩灯公园、会展、文化创意设计、红色旅游、休闲游乐于一体。景区先后获得2021年“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2年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等荣誉。第31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期间,自贡市承办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非遗贺新春 点亮中国灯”全国主会场活动,成为“非遗进景区”的生动实践和成功典范。

  泸州老窖景区

  泸州老窖景区。(图据泸州老窖官方网站)

  泸州老窖景区位于四川省泸州市,这里不仅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更承载着700余年的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拥有450余年不间断生产的1573国宝窖池群。目前已建成1573国宝窖池群、泸州老窖博物馆、三大天然藏酒洞、乾坤酒堡、黄舣酿酒生态园等一大批旅游基地,利用“非遗+文旅”模式,打造系列文化活动IP、非遗展览、研学体验、活动展演等业务,形成了集观光、体验、餐饮、购物、娱乐于一体的酒旅融合服务业态。

  崇州道明竹艺村

  崇州道明竹艺村。(道明竹艺村 供图)

  道明竹艺村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而得名。竹艺村坚持“用文化延续未来、让艺术点亮乡村”理念,逐步形成以非遗研学、非遗商品销售、非遗休闲旅游等为主的产业圈,带动周边6000余人就业,2024年接待游客超1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0万元。

  德阳绵竹年画村景区

  年画村年画湖(上图);年画展示馆(下图)(图据绵竹年画村景区官方网站)

  中国绵竹年画村景区地处绵竹市南大门孝德镇,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绵竹木版年画的发源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景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为主线,以业态多元化、产品优质化、品牌体系化为脉络,形成了集文创产品生产销售、年画研学体验、生态采摘、餐饮住宿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甘孜钦乐民宿

  钦乐民宿坐落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麦宿镇绒达村,以传承和弘扬藏族非遗为主题。民宿将传统土木结构建筑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提供丰富的手工艺体验课程和特色服务,为旅客提供既传统又现代的居住空间。(完)

来源: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责任编辑:徐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