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5 09/2323:07:16 来源: 新华网

探寻一滴油的蜕变 中国石油四川石化公众开放日活动举行

2025-09-23 23:07:16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分享到:

新华网成都9月23日电(吴晓)上午8点,天光还没完全亮透,位于成都新材料产业化工园区的四川石化已是一片热闹景象。9月23日,以“向新而行·为梦想加油”为主题的中国石油四川石化公众开放日活动举行,30余名公众代表来到这里,他们中有不少人第一次踏入石化厂区,脸上写满了好奇。

化工中央控制室。新华网发(张可凡 摄)

远处,龙门山脉的轮廓在秋日晨光中格外清晰。

参观的首站是化工中央控制室。电子屏幕上,流量、温度、压力等工艺数据正不停刷新,犹如现代工业浑厚的脉搏。“中控室就相当于我们人体的大脑,全厂所有设备的运行都由这里集中控制。”化工一部员工马子涵向参观者解释,“操作台前的操作人员,就像一个个魔法师,通过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在电脑前控制着现场成千上万的仪表与设备。”

在乙烯装置现场,巨型裂解装置轰鸣运转,银白色的管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乙烯装置的流程极为复杂,最高温度达到1000℃以上,最低温度达到-160℃以下,管辖设备数量繁多,对操作人员的素质也有极高的要求。”四川石化技能专家雷伟伟介绍。

一名小朋友在参观乙烯制品。(四川石化 供图)

乙烯被称为“石化工业之母”,其产量可以直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被形象地称为高端材料的“试金石”。“我们的衣食住行,小到生活中的保鲜膜,大到航空航天材料,都离不开乙烯的身影。”雷伟伟的讲述引人入胜。

在高密度聚乙烯库房,琳琅满目的制品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化工二部经理刘勇拿起一袋CI73H聚丙烯产品:“这是我们为汽车行业研发的高端新材料,它的挥发性极低,强度堪比钢材,能提升车辆的防护性能。”一位下游企业代表参观后表示:“与四川石化合作多年,今天才亲眼看到这些‘明星产品’的诞生地。”

2025年上半年,成都天府、双流两大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高达4300万人次。提到机场,映入脑海的或许是繁忙的航班起降,而四川石化就是支撑成都“展翅腾飞”的“能源底气”。

公众代表参观航空煤油。(四川石化 供图)

在航煤首站,储运部员工乔艳超指着一条管线介绍:“这条‘能源动脉’总长232.3公里,直接串联起生产基地和枢纽机场。我们为成都双枢纽机场保障一半以上的国内航煤需求,更承担几乎全部国际航班的保税航煤供应任务。”据了解,四川石化通过“定制化罐车+科学化调度”的物流体系,不仅稳定保供双流、天府双枢纽机场,还实现了省内十余座支线机场全覆盖。

在污水处理厂,参观者亲手从观察池取水样,与处理前的深色废水对比。据了解,处理后的水超70%回用于生产, 24小时在线监测数据实时上传至生态环境部公开平台。

据了解,投产11年来,四川石化累计加工原油超9000万吨,生产乙烯近1000万吨,产出汽油、柴油、航煤5000余万吨,主要化工产品3000余万吨,工业产值超5200亿元。

活动中举行了主题发布会,从能源保障、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数智赋能与社会责任等角度,系统介绍了四川石化扎根西南十余年来的发展成就。“未来,四川石化将坚定不移履行央企责任,全力做好能源保供,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地方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四川石化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返程的车上,参观者们交流着见闻。参观活动虽已结束,但四川石化向新而行的脚步并未停歇。从这里产出的清洁油品、高端材料和绿色氢能,正源源不断流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各个角落,为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完)

【责任编辑:蔡霈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