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桃花米品种品鉴会暨“帮帮带”助农直播活动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桃花镇启幕。这场以“迎国庆、庆丰收、促振兴”为核心的盛会,用文艺展演、品种品鉴、农趣竞赛、直播带货的多元“组合拳”,把桃花米产业的蓬勃生机与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酿成了一碗飘香的“丰收酒”。
活动现场。(宣汉县委宣传部 供图)
在桃花米品种品鉴环节,15个实验品种桃花米整齐陈列,阵阵米香引人驻足,不少群众现场品尝,感受不同品种桃花米在香气、口感、品相上的独特魅力。
若说品鉴区是“慢滋味”,那割谷子比赛就是“快节奏”——随着一声哨响,这场农趣竞赛直接把活动推向高潮,选手们迅速弯腰,一手揽谷、一手挥镰,动作娴熟默契;围观群众的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汇成丰收的欢歌。“往年割谷子是体力活,今年成了热闹事!看着满田好谷子,我也下田参赛还拿了冠军,这既是庆祝丰收,也是对咱乡亲们辛勤劳作的肯定。”桃花镇中山村村民朱宏均说。
“这是我们今年刚丰收的大米,桃花米作为千年贡米,口感软糯香甜……”另一边的“帮帮带”助农直播带货区,同样热闹得人头攒动。主播们捧着真空包装的桃花米,对着镜头讲述“千年贡米”的软糯口感,身后的展台上,腊肉泛着油光、干竹笋色泽鲜亮,各类土特产摆得满满当当。
“我们从9点开始直播,才两个多小时,就卖出了6.8万元的农产品。”电商主播姚艳介绍道,“眼下正是丰收季,我们通过电商平台把老乡们的农产品销往全国,既拓宽了销售渠道,也让他们的收入多了份保障。”
农产品收购区的队伍也排得长长的——村民们背着背篼,里面装着刚晒好的干竹笋、干洋芋片等农产品,在宣汉县供销社的收购点有序等候。刚接过180多元货款的桃花镇村民陈素青,满脸笑意地说道:“我卖了5斤多干竹笋,32块钱一斤!以前这山里的货想卖出去得跑老远,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卖给供销社,省心又踏实!”
为持续擦亮“桃花米”金字招牌,近年来,该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精选优质品种,推行绿色化、机械化种植,以“村集体+种植大户+技术散户”模式,开展优质水稻种植扩种扩面工作。截至目前,桃花镇已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6000余亩,稳定种植桃花米1.2万亩,年产量达5600余吨,为乡村振兴注入坚实产业动能。(王小刚 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