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站在风口的低空经济
如何“飞”得更高?
今日,成都“进解优促”面对面
——低空经济产业链专场座谈会
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举行
市领导,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等
40余家市级部门,区(市)县
70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代表性企业
以及多家金融、科研机构负责人
齐聚一堂
围绕低空经济发展中的痛点、难点
面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现场协调解决堵点问题
9月22日,成都市重点产业链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指出要围绕企业创新发展做好“进解优促”文章。低空经济是成都重点产业链之一。
面对面听取意见、实打实解决问题,近期成都推出“进解优促”升级版,“每天有局长坐班、每周有链长接待”。今日现场,相关部门及企业代表们就低空经济产业链发展中空域申请、基础设施建设、场景培育、资源要素、研发制造等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展开探讨。
空域资源、场景培育
从“链的聚势”到“群的跃升”
上午8点30分,企业代表们已经陆续入场。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会场布置根据报名企业提出的问题诉求,分类设置了6个“圆桌”区域,涵盖基础设施、空域管理、场景培育、要素保障和创新制造等。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按照就近交流的原则分别入座,将政企之间从“隔着桌子面对面”直接变成了“肩并肩手牵手”,企业的诉求就近就能得到答复,交流的效率更高了,交流的深度也增加了。
空域是低空经济的生命线,空域管理成为了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活动现场,多家企业围绕空域使用与场景培育提出诉求,并得到部门的积极回应。
四川送吧销售总监张珍波对现场反馈表示“非常满意”。他提到,企业最关心的是空域审批流程的优化与成都未来的空域规划。“我们得到明确回应,未来空域报备将统一通过二期民航低空飞行服务平台转报,还拿到了具体联系方式。这将大幅提升飞行任务的处理效率。”
作为整机研发制造企业,四川沃飞长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飞行运行总监张涛更关注产业链协同问题。“四川沃飞长空提出在推进eVTOL制造落地过程中,涉及电池、复材、智能制造等配套产业链协同发展,希望在产业链协同和地方配套政策上给予支持。”他对本次活动点赞:“经信局、交通局等组成政府专班,让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共聚一堂,系统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据悉,沃飞长空已在现场与多家企业展开合作接洽。
除共性诉求外,企业个性问题也在现场得到响应。
作为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和“川协6号空域”运营管理单位,四川翔彭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吴欣芋带着测试基地用地指标以及指标批复时效性两个问题来到现场。“作为国家级测试平台,用地审批时效对我们至关重要。”令她振奋的是,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及彭州市相关领导现场作出详细解答,从政策流程、用地指标到申请成本均给予明确指引。“这种面对面沟通非常直接、高效,比私下对接更容易解决问题。”
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目前正处于从“单点突破”到“生态聚合”转变的关键阶段。换言之,成都将持续聚焦产业建圈强链,着眼于上下游协同、左右岸联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与资金链的深度融合。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成都的低空经济发展,已转变成从“链的聚势”到“群的跃升”。
从“一个”延伸到“一类”
精细化服务从会上延伸至会后
本次座谈会解决的问题从“一个”延伸到“一类”,受益企业从“一家”扩展到“一批”,显示出“进解优促”工作正逐步走向系统化、常态化。
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细化服务的措施还将从会上延伸至会后,记者在现场还观察到一个特别的细节,每家企业座位上都摆放了一份《“进解优促”面对面—低空经济产业链常态化服务通讯录》,并公布了各部门、区(市)县负责低空经济工作的联系人和联系电话,活动结束后将由专人负责为企业提供全年365天常态化服务。
对于这个小细节,张珍波认为,这一举措真真切切反映了政府为民营企业“办实事”,“我们真的非常感动,这对项目常态化运营是重要的保障”。
除政府部门外,金融机构也现场助阵。成都农商银行西区支行二级机构负责人陈海霞表示,作为本土银行,一直重点关注低空经济、航空航天等领域,“这种面对面形式,让我们更直观理解企业需求,无论是融资还是投贷联动,都能更精准匹配服务。”她透露,现场已与数十家企业建立联系,“我们已服务成都70%的上市企业,希望未来更深入融入航空航天产业链。”
作为国家低空经济试点城市,成都低空经济已构建“研发—制造—运营—服务”全产业链,大型无人机产量和出口量居全国首位,拥有低空经济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14个、省级113个,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提供坚实基础。目前全市已累计培育低空场景86个、开通载人载物类航线107条。2025年1—7月,全市实现航空航天产业链营收突破920亿元,空天地一体化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如何让低空经济“飞”得更高?成都还在一场场会议结束后下功夫,进一步提升政策服务保障。围绕全市各个重点产业链,成都建立“1+7+365”服务机制,即1场“进解优促”面对面线下活动,为期一周7天的产业链重点企业诉求“攻坚周”,全年365天常态化的问题“收集、转办、协调、督办、反馈”全闭环机制,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共谋发展。
10月20日至24日,还将组织开展“局长天天见——低空经济专场”活动,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等产业链牵头部门负责人轮流入驻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现场办公,进一步听取企业意见,实打实解决发展问题。
此外,低空经济产业链工作专班办公室将会同相关单位,收集整理企业通过“政企面对面”、“局长天天见”等活动以及常态化服务机制反馈的问题,建立企业问题诉求台账,按照“一周内有回复、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原则推进办理。(记者 赵雨欣 昌娟 摄影记者 周仕军 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