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闭幕。闭幕式上,现场揭晓了第十八届文华奖的四大类奖项。由成都市重点扶持的音乐企业——成都葫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谭淇尹作词作曲的歌曲《玉盘》摘得文华节目奖。

“文华节目奖”颁奖现场。(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供图)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举办时间为10月16日至11月4日,活动期间,100余台(个)优秀舞台艺术作品亮相。
10月12日晚,歌曲《玉盘》作为参评第十八届文华节目奖终评的作品之一亮相四川南充大剧院,深受观众好评。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现场,孩子们再次登台演唱歌曲《玉盘》,动人的歌声打动现场每一位观众。
《玉盘》是四川本土原创歌曲,作品以古典诗词为魂,以民族旋律为骨,从浩瀚的中华诗词中汲取灵感,巧妙地化用了古人“问月”的浪漫情怀。

《玉盘》宣传海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供图)
歌曲从孩童的视角出发,用天真而深邃的叩问,串联起对宇宙的憧憬与对未知的求索,实现了与千年之前诗意的同频共振,在舞台上完成了一场既有传统神韵又具当代审美的“问月”之旅。
《玉盘》并非一夜成名,在今年蛇年春晚的舞台上,歌曲被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孩子们用自然质朴的歌声演绎后,便迅速走红全国。

《玉盘》演出现场。(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供图)
总导演张雪在回顾创作历程时,特别感谢了成都这座城市所赋予的独特氛围。“太感谢成都的艺术氛围了,这份松弛感聚起了一群同路人,大家凭着初心和那份坚持,才有了一次次新的尝试。正如我们所说,‘在日月星辰的照耀下,音乐会把我们带到对的地方,遇见对的人做对的事’。”
本次《玉盘》的舞台创作以“本真自然”为核心,运用舞美与多媒体视效,营造出从山河湖海到月球星河的沉浸式空间,从儿童视角开启一场与月亮的真挚对话。通过投影技术和“托举”等艺术手法,演出成为了传递求索精神的艺术实践。
《玉盘》获奖是成都持续推进“文艺精品工程”的成果体现。近年来,成都围绕“国际音乐之都”建设目标,相继出台《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音乐产业发展促进国际音乐之都建设的实施意见》《成都市关于推动演艺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为持续推动音乐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目前,成都已建成城市音乐厅、高新中演大剧院等108个专业演艺场馆;打造成都音乐文创园、东郊记忆、梵木创艺区等音乐产业集聚区;吸引韩红工作室、戴玉强声乐艺术中心等标杆机构落地;培育“蓉城之秋”国际音乐季、金芙蓉音乐比赛等本土品牌;成功引进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艺术节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大活动。
2024年,成都音乐产业全产值达到609.17亿元,首次突破600亿元大关。2025年1—9月,产业增势更猛,整体产值达479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举办超过5000人的大型演唱会92场,吸引观众136.9万人,实现票房收入7.09亿元。
在日前发布的《2025中国城市音乐产业发展指数研究报告》中,成都在音乐产业聚集指数、音乐原创活力指数、音乐演艺活力指数、音乐文旅融合指数、音乐产业综合发展指数等多项指标评估中,位居15座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组第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