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511/0616:56:02
青羊区委宣传部

成都青羊区:北门大桥老茶馆重装开业 “煮”活千年非遗烟火

信息2025-11-06 16:56:02
字体:
分享到:

今年七月,位于成都市青羊区大安中路75号的老茶馆重装开业,成为成都城市有机更新的生动样本。

老空间的新生命:从市井记忆到文化活体

“城市更新不是把旧房子推倒重来,而是让老树发新枝。”老茶馆创办人刘红兵说道。他身后,保留着原木榫卯结构的老房子与现代设计元素和谐共生,“我们修复了建筑,但更重要的是修复了这里的生活方式。”

茶馆所在的北门大桥区域,曾是老成都的市井中心。随着城市发展,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大安茶社逐渐消失。今年重启的老茶馆,在保留传统川西民居风格的同时,也为这座老茶馆注入了全新的文化内涵。

在茶馆的一旁,海灯武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果成轻松一跃,踏上了梅花桩,一套“梅花桩精拳”行云流水,引得观众纷纷拍手叫好。

“这就是我们要的效果。”刘红兵说,“非遗不该被供在博物馆里,而该出现在老百姓的身边,记在老百姓的心里。”说话间,刘红兵一时兴起,站在茶馆中央表演起古彩戏法。“我们没有固定的表演时间,茶馆人多的时候、兴致来的时候,都可以来‘露一手’。”

他穿梭在茶客中间,将“变”出来的各种礼物,随机分发给现场茶客。

除了张果成的梅花桩精拳、刘红兵的古彩戏法,茶馆还有多位身怀绝技的“守艺人”。说金钱板的、玩近景魔术的、变脸的、吐火的……这些国家级、省级非遗大师用“接地气”的表演,让历史长河中流传的传统技艺不再只是舞台展演的“远观之宝”,而是回归日常生活的“身边之美”。

公园城市的新场景:文化在休闲中传承

立足于锦江公园核心区域,北门大桥老茶馆的重生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将非遗活态展演与公园场景消费有机结合,构建起城市文化消费与公共空间有机融合的新场景。

据了解,成都已有超过200处公园城市文化空间,北门大桥老茶馆所在的锦江公园段重启后,人流量同比增长显著。

“这样的茶馆,不仅让城市更有文化韵味,也让我们老成都人有了归属感。”一位正在观看表演的茶客称,本以为老茶馆会很陈旧,没想到这里既保留了传统的韵味,也能满足现代需求,“这才是成都该有的样子!”(张静 周颐)

来源: 青羊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蔡霈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