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市委市政府对崇州市乡村治理做出了哪些布局?

强组织优机制促发展 崇州着力构建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

新华网首页时政国际财经高层理论论坛思客信息化房产军事港澳台湾 图片视频娱乐时尚 体育 汽车科技食品
近年来,成都崇州市以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为契机,大力推进乡村治理组织体系建设,努力把乡村打造为诗意栖居的聚居地、产业发展的联合体、共建共享的新平台。围绕崇州市打造的“产业功能区+镇+社区工作站+村(社区)”的乡村治理模式的成立初衷、运行模式和未来规划等问题,新华网专访了中共崇州市委常委、崇州市总工会主席、崇州都市农业产业功能区党工委书记王成龙。
精彩观点
1
新华网

崇州市委市政府对崇州市乡村治理做出了哪些布局?

崇州市委市政府对崇州市乡村治理做出了哪些布局?
崇州市委市政府对崇州市乡村治理做出了哪些布局?
2
王成龙

围绕‘剥离、归位、下沉’创新乡村治理格局。

围绕‘剥离、归位、下沉’创新乡村治理格局。
围绕‘剥离、归位、下沉’创新乡村治理格局。
围绕‘剥离、归位、下沉’创新乡村治理格局。
崇州地处成都郊区新城,大量人口在农村,大量人口还是农民,农业农村工作是崇州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按照成都市统筹布局建设66个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的产业功能区要求,崇州在成都率先成立了都市农业产业功能区管委会,以功能区管理体制改革为抓手,纵深推进乡村治理体制改革,围绕“剥离、归位、下沉”创新乡村治理格局。明确功能区管委会主抓规划建设、产业布局、环境营造、招商引资、投资促进等经济管理和产业服务工作,并着力推进行政管理、规划管理、要素配置、产业发展,镇(街)、村(社区)主抓社会治理的治理格局。
2019年,崇州市获批“全国100个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乡村治理的最终的落脚点和防护墙在镇(街道)、村(社区),即把镇(街道)、村(社区)原本的经济职能剥离到崇州都市农业功能区管委会;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归位到镇(街道)和村(社区);把部门的行政审批职能下放到管委会、镇(街道)和村(社区),项目审批职能下放到管委会,公共服务管理行政审批职能下放到镇(街道)。
1
新华网

设置‘产业功能区+镇+社区工作站+村(社区)’工作体系的初衷是什么?这一体系是如何运行的?

设置‘产业功能区+镇+社区工作站+村(社区)’工作体系的初衷是什么?这一体系是如何运行的?
设置‘产业功能区+镇+社区工作站+村(社区)’工作体系的初衷是什么?这一体系是如何运行的?
2
王成龙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干。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干。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干。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干。
我们改革的基本取向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干。功能区管委会主抓经济发展,镇(街)、村(社区)主抓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我们制定了“1个管总方案+7个专项方案”改革顶层制度设计,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功能区管委会负责规划编制、项目招引、投资促进等经济管理和产业服务职能。镇负责为功能区建设发展提供保障服务,做好公共服务事务管理,推动“居站分离”改革。社区工作站负责承担政府延伸到社区的公共服务和行政事务等职能,构建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村(社区)负责村民自治和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我们还通过“区社合一”等改革,提升了管委会抓项目、促发展的实体化运营能力,增强了这一体系运行的核心力量。
1
新华网

在管委会主抓经济治理方面,功能区管委会为村(社区)提供了哪些支持?有没有经典案例可以分享?

在管委会主抓经济治理方面,功能区管委会为村(社区)提供了哪些支持?有没有经典案例可以分享?
在管委会主抓经济治理方面,功能区管委会为村(社区)提供了哪些支持?有没有经典案例可以分享?
2
王成龙

指导村(社区)完善项目规划、盘活闲置资源、协调项目资金等,打造‘产业经济特区’。

指导村(社区)完善项目规划、盘活闲置资源、协调项目资金等,打造‘产业经济特区’。
指导村(社区)完善项目规划、盘活闲置资源、协调项目资金等,打造‘产业经济特区’。
指导村(社区)完善项目规划、盘活闲置资源、协调项目资金等,打造‘产业经济特区’。
探索“管委会+社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新体制,由都市农业功能区党工委领导村(社区)党组织经济工作,派驻经济专员,担任村(社区)第一书记,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加强党建引领作用,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指导村(社区)完善项目规划、盘活闲置资源、协调项目资金等,打造“产业经济特区”。
探索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等现代经济制度,由功能区党工委派驻第一书记并任集体经济组织独立董事,客观监督管理层履职,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遵循“一个林盘聚落催生一个规上服务业企业”理念,充分运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塑造以林盘为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以优美环境聚人聚商聚业,把乡村生态价值转化为农民增收实效。
以率先实施“区社合一”改革的白头镇大雨村为例,实施“幸福里”林盘项目,组建大雨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建立功能区大雨村幸福里产业链党组织,选派经济专员,选举独立董事,引进专业化团队运营,通过“保底承租、二次分红”的社企合作模式、“4321”的利益分配机制,构建“社农”“社企”“企农”利益联结机制,走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专业化运营”的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预计项目全年营业收入有望突破2300万元,带动集体经济组织增收100万元,带动当地200余人就地就近就业。
1
新华网

接下来崇州市在乡村治理工作中需要重视哪些方面的问题?对崇州市乡村治理工作的布局有什么新要求、新举措和新期待?

接下来崇州市在乡村治理工作中需要重视哪些方面的问题?对崇州市乡村治理工作的布局有什么新要求、新举措和新期待?
接下来崇州市在乡村治理工作中需要重视哪些方面的问题?对崇州市乡村治理工作的布局有什么新要求、新举措和新期待?
2
王成龙

为乡村治理提供在发展中治理、在治理中发展的模式,实现经济治理和社会治理有机结合。

为乡村治理提供在发展中治理、在治理中发展的模式,实现经济治理和社会治理有机结合。
为乡村治理提供在发展中治理、在治理中发展的模式,实现经济治理和社会治理有机结合。
乡镇区划调整和村(社区)改革后,由功能区管委会组织各产权主管部门研究因村(社区)合并常态化办理农村各类产权变更手续,围绕“人、地、钱”三要素,做好人才引进、资源盘活、资本下乡等工作。探索功能区向村(社区)派驻经济专员,指导村(社区)组建产业链党组织、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开展对外产业招商、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完善产业扶持政策、指导集体经济发展,形成驻村经济专员制度体系。通过闲置资源盘活,为乡村治理提供在发展中治理、在治理中发展的模式,实现经济治理和社会治理有机结合。
王成龙
崇州都市农业产业功能区党工委书记
01002010002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